武威,作為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它不僅是千里河西走廊的重要門戶城市,更是中國旅游標志之都、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及中國葡萄酒城。武威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探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2024年7月19日至21日,北清國學董事長研習社壹班的50多名學員在班主任粟紅照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武威的研學之旅。他們通過實地考察,探尋武威厚重豐富的文化歷史,感受絲綢之路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此次旅行不僅讓學員們領略到千年文化古城的獨特魅力,也見證了武威城鄉發展的迅速變化,觸摸到了涼州大地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脈搏。

尋覓千年涼州文化底蘊
武威,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詩意。自古以來,武威便是文武之都,見證了無數歷史的變遷與文化的交融。銅奔馬的錚錚風采,以及《涼州詞》的悠揚旋律,都是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蘊的象征。
在19日的活動中,北清國學董事長研習社壹班的學員們在班主任粟紅照老師和響煤集團董事長陳國慶的帶領下,走進了武威漢唐天馬城。這一行程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游覽,更是一次對五涼文化、天馬文化以及涼州詩詞的深度體驗。五涼文化以其璀璨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讓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輝煌;而天馬文化則以其豪邁的氣勢,展現了武威人民的勇敢與堅韌。

在這場歷史文化的盛宴中,學員們共同領略了武威的文化魅力,感受到詩詞的韻律與意境,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的思想對話。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游學團的研學之旅涵蓋了雷臺景區、文廟、天梯山石窟、白塔寺和涼州會盟紀念館等多個重要文化遺址,為學員們提供了一次豐富的文化體驗。在武威雷臺景區,國學班的學員們深情吟誦《涼州詞》,在悠揚的詩意中,回憶起這片古老土地上那些羌笛胡歌、邊城號角的歷史場景,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千年前的輝煌歲月。
隨后,學員們參觀了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的武威文廟。走進文廟,古樹參天、建筑雄偉,孔子雕像面容和藹,雙手交握,仿佛在傳遞著智慧與教誨。大殿上懸掛的匾額精美絕倫,令學員們不禁感嘆:武威自古文風鼎盛,河西儒學之所以能夠發展,必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
接下來的行程中,學員們來到了西夏博物館,館內展現了武威在西夏時期的重要歷史地位,以及黨項族人民在這片熱土上所創造的獨特西夏文化。館藏的西夏碑、木緣塔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以及金碗、銀錠、銅火炮和泥活字版的西夏文佛經等珍貴文物,令學員們目不暇接。他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認真聆聽并記錄所見所聞,紛紛用手機拍攝打卡,生動地記錄下這次難忘的文化之旅。
經歷是最好的學習,游學是最美的相遇。
在熾熱的夏日午后,學員們再次踏上征程,乘車前往被譽為“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這一路上,左側是澄澈翠綠的黃羊河水庫,右側則是展現丹霞地貌特征的巍峨山體,山水相融,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天梯山石窟,亦稱大佛寺,創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至今已有約1600年的歷史,作為一座古老的寺廟,它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學員們沿著石階攀登,驚嘆于山峰的巍峨與陡峭的崖壁,感受著工匠們創造出的藝術瑰寶。每一處雕刻、每一座佛像,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令人心生敬畏。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感悟。
隨后,學員們來到了涼州白塔寺,這里見證了武威厚重的歷史,尤其是涼州會盟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參觀期間,學員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游覽了塔林、白塔寺遺址、薩班靈骨塔以及涼州會談紀念館等重要場所。在塔林中,學員們靜靜聆聽歷史的回響,感受著七百多年的歷史變遷,仿佛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之中。
在參觀涼州會談紀念館的過程中,學員們通過實物、文字和圖片,對“涼州會盟”的艱難歷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表達對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的欽佩與敬仰。


探索沙井文化曠野星辰
7月20日上午,盡管天氣并不理想,沙霾的籠罩并未減弱學員們的熱情。游學團如期抵達民勤國際沙雕藝術營地,這一天成為了陽光與黃沙交織的美好時光。營地內,一座座精美的沙雕矗立于廣袤的沙漠之中,展現出雕塑藝術的獨特魅力、沙漠的壯麗景觀以及民勤人民與沙漠和諧共生的深厚文化底蘊。曾經讓人避之不及的茫茫沙海,如今因一件件雕塑而煥發出詩意,成為了“雕塑藝術之洲”。作為西部最大的沙雕藝術主題公園,這里不僅有各式各樣的雕塑,還有自然形成的塞北風光,構成了獨特的大漠風情。
在這里,學員們近距離欣賞這些藝術作品,雕塑藝術的魅力令人感受到無盡的遐想。浩瀚的沙漠愈發突顯出人類的渺小,學員們深刻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這一主題亙古不變,唯有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走上一條正確而長久的發展道路。響煤集團精心安排的一系列活動,讓學員們沉浸在歡樂與刺激之中。滑沙時的風馳電掣、單駕的自由灑脫、駱駝背上的悠然自得,尤其是沙峰越野的體驗,更是讓學員們心跳加速,尖叫聲響徹天空。大漠中的駕駛高手如同踩鋼絲般游刃有余,掌控著每一位乘客的心弦。
游學團還來到了摘星小鎮,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燈火通明與車水馬龍的生活被拋在腦后,學員們得以找到最純粹的自我,重拾童真。駝鈴聲聲,落日余暉映照著無盡的沙漠,古老而雄渾的氣息讓人陶醉。蘇武沙漠大景區更是讓人感受到大漠長河里的“詩與遠方”。沙漠燒烤則讓學員們體驗到民勤美食的獨特魅力,風沙中的烤羊肉和沙米涼粉讓人回歸原始與狂野的味覺享受。

午后,參觀完摘星小鎮的學員們踏上返程,意外的是,路上出現了黃沙與瓢潑大雨交融的奇觀,給學員們獻上了一場新的視覺盛宴。粟老師和學員們對此稱奇,沙漠中的雨水來得如此莊重而富有儀式感。晚間,西涼大劇院的大型沉浸式舞臺劇《天馬行》則將跨越千年的歷史故事重現,絢麗的燈光與舞臺秀給予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完美地結束了這一天的行程。
通過這次沙漠之旅,學員們不僅看到了西北的黃沙與浩瀚的沙漠,更深切地感受到沙井文化的熏陶,期待著明天的精彩研學。沙漠中的藝術與自然交融,使得每一位參與者都在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足跡紅色烈士魂,天祝草原民族情
在一個被厚重灰色云層覆蓋的陰沉日子里,學員們踏上了前往古浪戰役紀念館的旅程。天空的沉靜與空氣中彌漫的濕氣交織,仿佛在提醒我們歷史的厚重與革命的艱辛。在這一片紅色土地上,學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了這座承載著無數英雄事跡的紀念館。在飽經滄桑的革命文物前,大家低頭沉思,細心聆聽著西路紅軍浴血奮戰的故事,深入了解這支英雄軍隊在歷史洪流中的悲壯歷程。

微風輕拂,帶來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深情;松柏青翠,寄托著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在烈士陵園的莊嚴肅穆中,學員們向紀念碑默哀、敬禮、獻花,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輩們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那段崢嶸歲月的故事在這里代代傳頌,熠熠生輝,激勵著每一位學員銘記歷史、珍惜當下。
在紀念館中,學員們駐足于雕塑前觀看序廳展覽《壯懷千秋》,光影變幻間,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激蕩的年代,感受戰爭歲月的沉重與輝煌。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主題展覽“西風烈·戰旗紅”,一幅幅歷史照片和一件件珍貴文物,深深觸動了每一位學員的心靈。大家意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家,更應肩負歷史責任與使命擔當。

“西路軍是一座豐碑,是一段傳奇,是一部史詩。”在紀念館門前,學員們在粟老師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和付出的巨大犧牲,堅定弘揚偉大的紅軍精神與長征精神。
告別古浪戰役紀念館,革命烈士激起的波瀾久久不能平復。隨著行程的繼續,牧歌悠揚的人間仙境展現在眼前,馬牙雪山下的絕美畫卷讓人心曠神怡。遼闊的草原與遍地的油菜花如同一幅美輪美奐的山水畫,令人陶醉。學員們了解到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西征、唐玄奘西行取經等歷史事件,感嘆這片土地不僅有絕美的自然風光,更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當學員們抵達藏鄉,藏民朋友們以祝酒歌和哈達熱情相迎,蒙古包里的酥油茶和烤全羊展現了少數民族的淳樸與熱情。學員們品嘗著藏鄉特色美食,體驗藏族草原民俗風情,感受大自然的獨特魅力。在如地毯般的草地上跳起鍋莊舞,夜晚的篝火晚會更是為游學活動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本次游學活動不僅拓寬了學員們的視野,更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在歷史與現實的時空穿越中,學員們深刻感受到武威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從巍峨的雷臺漢墓到莊嚴的武威文廟,每一處古跡都在講述著千年的故事,承載著歷史的重量。學員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感受到了文化的溫度與自然的壯麗,明白了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北清國學董事長研習社壹班的學員們紛紛感慨:“響煤集團陳董事長以及團隊的熱情接待如教科書般,響煤集團工作人員的嚴謹、細致、周到,時時處處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許多學員更是用詩歌表達了此次游學的深刻感受。這次游學活動讓學員們在歷史的回響中,銘記責任與擔當,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奮勇前行。(記者王天章通訊員劉建偉)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