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記者昨日獲悉,面對市場形勢變化,多家銀行對貴金屬業務規則進行調整,總體方向是進一步收緊。舉措包括:調高業務風險等級;對無持倉客戶進行解約、關閉相關業務功能;調整保證金比例及持倉上限;調整單筆交易起點等。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預計在貴金屬和大宗商品行情明朗前,短期金融機構對此類業務將保持謹慎。銀行收緊相關業務,有助于防范貴金屬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風險;同時,也一定程度向投資者提示市場風險,有助于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義務;另外,也有助于防范潛在糾紛和監管問責風險,維護銀行自身市場聲譽。
去年末,因國際市場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貴金屬交易業務風險加大,多家銀行暫停賬戶貴金屬交易業務及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客戶簽約開戶。
今年以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北京農商行等相繼發布貴金屬業務調整公告,再度收緊相關業務。多家銀行表示,調整主要是為了防范業務風險,更好地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東吳期貨研報顯示,“五一”假期后,貴金屬延續震蕩上漲態勢。國際金價上漲3.51%至1831.24美元/盎司,國際銀價大漲5.91%至27.45美元/盎司,金銀取得11月份以來最大周漲幅。不過,歐美疫情逐步緩和可能會限制黃金的漲勢。
工商銀行明確表示,考慮到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未來將進一步從嚴限制賬戶貴金屬業務,對于有賬戶貴金屬持倉余額的客戶,建議擇機減少持倉,防控自身風險。
工商銀行將賬戶貴金屬產品的風險級別調整為第5級(R5),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要求調整為進取型(C5);將停止提供賬戶貴金屬定投交易方式及四種掛單功能;賬戶貴金屬業務在電話銀行渠道的全部功能及在營業網點柜面渠道的部分功能也將關閉;工行還將逐步對符合一定條件的無持倉客戶關閉賬戶貴金屬業務功能。
浦發銀行將賬戶貴金屬業務風險等級由原“R3中風險”調整為“R5高風險”,將對存量持倉量小于業務最小準入門檻的客戶持倉集中平倉后進行解約;賬戶貴金屬業務暫停開倉交易、存量貴金屬定投計劃暫停執行;調高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業務中的合約保證金比例等。
周茂華說,近期部分銀行收緊貴金屬業務主要是還是出于防范潛在風險。一是防范市場風險,目前全球面臨的是流動性泛濫,疫情防控形勢復雜,經濟與政策分化,年初以來市場波動加劇;二是防范監管風險,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要求明顯提升;三是防范市場聲譽風險,銀行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適度調升投資者風險評級,也有助于降低潛在投資業務糾紛和市場聲譽風險。
“一些銀行相繼收緊貴金屬業務,但并不意味著關閉這項業務,畢竟有市場需求。我國正在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未來跨境金融資產投資是雙向的,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積累,對全球資產投資配置需求也將上升。”周茂華表示。(◎記者張瓊斯○編輯陳羽)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