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您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雖然任務緊迫、計劃周密卻總是拖拖拉拉完不成任務?總是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吸引,有時候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改變?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拖延相關問題。
我們知道拖延會影響正常工作生活,拖延問題是自我調節失敗的一種行為狀態,在可以預測到拖延會有嚴重后果的前提下,仍然將已做好的規劃向后推遲,這種拖延的行為是有意識的主動推遲,拖延者希望盡快完成作業和任務而又不會立刻去實施,同時又伴隨負罪感、焦慮、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緒,嚴重者可能產生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
產生拖延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呢?
1.時間管理能力欠缺
時間管理能力的不足是拖延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很多個體的拖延的問題是從大學開始,因為在高中時期,家長和教師的管束下,學習生活被安排的滿滿當當。而到了大學,有了充裕的時間來自由支配,但是很多學生沒有時間管理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安排時間,所以產生了拖延的問題。
2.個人的“完美主義”傾向
研究表明,拖延可能與完美主義相關,但是并不是完美主義就是有問題的,只有當個體對自身能力過度的懷疑、過分擔憂會犯錯,那么對當前任務的拖延就產生了。換句話說持有這樣完美主義信念的個體,它所追求的目標是他能力之外的,當任務開始的時候就會自我懷疑,猶豫不決。
3.外部因素
我們生活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都會受到新鮮事物的吸引,刷短視頻、追劇、逛淘寶等占據了我們很大一部分時間。短暫的快樂是容易獲得的,并且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意志力和努力。所以有時候即便有重要的任務,也會無意識的去做更容易和更快樂的事情。
除了上述的幾個原因以外,還有人格的特征、任務的難易程度等都是拖延問題產生的影響因素。
有了拖延問題,我們該怎么辦?
1.提高時間管理的能力
根據我們所作做的任務的難易程度,計劃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然后安排在合適的時間段去完成任務,其他的時間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不要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完成任務,也不要把所有的時間用來生活,做好合理的時間規劃是很重要的。
2.改變不良的認知
當我們有拖延行為的時候,個體很容易出現負面的情緒,但事實上這樣的情緒狀態并沒有好處。因此,改變不良的認知,改善情緒狀態和行為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生活中難免出現吸引我們的事情,我們的注意力分散是很正常的,適當的放松和娛樂是應該被接受的,沒有必要過度自責,合理地規劃時間、自我期待也是重要的,不要過高地要求自己,竭盡全力完成任務即可。
3.適當的正念練習
研究表明,適當的正念練習可以改善拖延問題。正念的練習有很多,您可以關注相關的公眾號、APP等,采用專業的指導語來練習,讓自己更好地覺知自己、覺知當下,改善拖延的問題。
4.專業人士的幫助
如果您不能進行自我調整,并且因為拖延的問題已嚴重影響生活了,選擇一個專業的機構進行心理咨詢是非常好的選擇。
本文由吉林省長春市第六醫院院長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