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柬埔寨甘丹省遭遇干旱。圖為一名漁夫坐在干涸的池塘里抽煙。
核心閱讀
一份多國科學家參與調研的地球年度“體檢報告”顯示,2015年,包括溫室氣體濃度在內的多項與氣候相關的紀錄被打破。2015年以來的高溫繼續反映了地球的變暖趨勢。世界氣象組織報告也顯示,2016年很可能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多個氣象機構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此引發的極端氣候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應當引起各國高度重視。
厄爾尼諾事件助長全球氣溫創新高
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領銜撰寫的地球年度“體檢報告”顯示,2015年超過2014年成為現代歷史上的最熱年。這一題為《2015年氣候狀況》的報告由來自62個國家的450多名科學家共同完成。該報告稱,氣候變化的三大關鍵指標--全球表面溫度、北極海冰融化速度以及二氧化碳濃度,都在今年前半年達到了新的高點,而這樣嚴峻的氣候狀況是長期氣候變化和短時間內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疊加的結果。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報告說,2015年至2016年的厄爾尼諾事件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之一,其增溫效應助長了全球氣溫不斷創新高。2016年前6個月已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半年,即使下半年出現有降溫作用的拉尼娜事件,今年全年也很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今年6月美國大陸西南部分地區、墨西哥南部、巴西北部、非洲東北部和西南部、中東地區、澳大利亞北部和印度尼西亞的氣溫均創下同期最高紀錄。
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全國環境信息中心科學家杰西卡·布蘭登認為,上一次發生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是在1998年,但2015年的海冰以及冰川消融的速度都比近20年前要快得多。令人憂心的是,厄爾尼諾事件所觸發的極端天氣的影響會長期作用于生態系統,短則持續數年,長則可能轉化為永久性問題。
高溫天氣長時間內會經常光顧全球
根據《2015年氣候狀況》報告,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極端氣候事件也逐漸增多。2015年雨季的降水高于往年,導致全球許多地方發生大洪水。與此同時,全球嚴重干旱地區面積比例也從2014年的8%升至2015年的14%。
今年以來,幾乎全美各個地區都感受到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阿拉斯加地區冬季平均氣溫在過去60年升高了3攝氏度,阿拉斯加和美國西部山區冬季積雪加速消融。美國西部山火季節持續時間變長,從1970年的平均50天已延長到如今的125天。降水方面,2015年僅中西部密蘇里州、伊利諾伊州的洪災便造成了約3億美元的損失。
8月9日,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在杜尚別召開的聯合國關于水資源問題的高級別國際研討會上指出,中亞地區60%的水資源來自塔吉克斯坦境內的冰川,但最近幾十年來,塔境內的冰川面積減少了30%,且這一趨勢仍在繼續。拉赫蒙認為,全球變暖對水資源帶來的影響正在阻礙貧窮國家脫貧。
遇到極端天氣該如何應對
近期,我國多個省市發生強風和強降雨,嚴重影響民眾的出行和生命安全。那面對自然災害的威脅,我們應該如何做呢?遇到暴雨、雷電等極端天氣,掌握更多安全知識,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安全。
一、暴雨
暴雨是降水強度很大的雨。雨勢傾盆。一般指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連續24小時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
應急要點:
1、水中行,避井坑。出行遇到暴雨引起大面積積水,特別是兒童、婦女、老人要注意觀察四周有關警示標志,注意路面,防止跌入窨井、地坑、溝渠等之中。
2、多觀察,防觸電。暴雨襲來,驟不及防。切記留心觀察,遠離電線、電器等設施,以防漏電遭致傷亡。
3、遇積水,車繞行。駕駛員行車過程中,突遇暴雨,當心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盡量繞行,切莫強行通過。
4、砌土坎,防內澇。為防止暴雨發生時雨水灌入室內,居民可因地制宜采取放置擋水板、堆砌土坎或其他有效措施,將其拒之門外。
5、山區暴雨來臨時,防范山洪需留意,不在坡邊多停留,危險山體要注意,提防突發泥石流。
行人安全守則
1、暴雨來臨前請找好一個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結束為止。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勢較高的建筑物。
2、如果暴雨已經開始,請就近找一地勢較高的牢固建筑物躲避暴雨,并盡可能聯絡家人,告知你的具體位置,讓家人放心。
3、如果路面開始水浸,請不要貿然涉水,寧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試圖過水。
4、暴雨伴隨雷電時,注意防雷。盡量呆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體干燥。如果無建筑物可躲避,在馬路上淋雨的話,請不要站樹下,電線桿下,也把手中的雨傘扔掉。此外,在室外時切勿使用手機。
5、暴雨持續的話,及時評估藏身之處的安全性。尤其是容易發生泥石流的地區,請保持警惕,注意外界動向,以方便隨時更換躲避的場所。
6、遠離建筑工地的臨時圍墻,還有建在山坡上的圍墻,也不要站在不牢固的臨時建筑物旁邊。
二、雷電
雷電是大氣中的一種放電現象。打雷造成危害又叫雷擊。雷擊分為直接雷擊與間接雷擊。它會破壞建筑物、電氣設備,傷害人、畜。打雷放電時間極短,但電流異常強大。放電時產生的強光,就是閃電。閃電時釋放出的大量熱能,能使局部空氣溫度瞬間升高1萬—2萬攝氏度。如此巨大的能量,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可造成電線桿、房屋等被劈裂倒塌以及人、畜傷亡,還會引起火災及易爆物品的爆炸。
人在室內怎么避雷
1、雷雨天氣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以防側擊雷和球狀雷侵入。
2、雷雨天氣時,最好把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并拔掉電源插頭;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固定電話。
3、雷雨天氣時,不要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筑物外墻等;遠離帶電設備;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4、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洗澡。
人在戶外怎么避雷
1、立即尋找避雷場所,可選擇裝有避雷針、鋼架或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處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裝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可以蹲下,兩腳并攏,雙手抱膝,盡量降低身體重心,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如能立即披上不透水的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2、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樹林的邊緣;不要待在電線桿、旗桿、干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不要停留在鐵軌、水管、煤氣管、電力設備、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不要停留在山頂、樓頂等高處;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樹或煙囪(山頂孤立的大樹邊尤其危險);不要躲進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里。
3、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鋤頭等;應立即停止打高爾夫球、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戶外活動。
4、要避免開摩托車、騎自行車,更不能開摩托車、騎自行車在雷雨中狂奔;人在汽車里要關好車門車窗。
5、多人一起在野外時,應相互拉開幾米距離,不要擠在一起。
6、高壓電線遭雷擊落地時,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覺,當心地面“跨步電壓”的電擊。逃離時的正確方法是:雙腳并攏,跳著離開危險地帶。
7、身處空曠地帶宜關閉手機。
如何搶救被雷擊傷的人員
1、受雷擊而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他的身體是不帶電的,搶救時不要有顧慮。應該迅速撲滅他身上的火,實施緊急搶救。
2、若傷者失去知覺,但有呼吸和心跳,則有可能自行恢復。應該讓他舒展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院治療。
3、若傷者已經停止呼吸和心跳,應迅速果斷地交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并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三、龍卷風
龍卷風是從強對流積雨云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圍快速旋轉的漏斗狀云柱。它的上端與積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龍卷風出現時,往往有一個甚至幾個像大象鼻子一樣的漏斗狀云柱從云底向下伸展,同時伴有狂風、暴雨、雷電或冰雹。龍卷風經過水面,能把水吸到空中形成水柱,俗稱“龍吸水”。
遇到龍卷風很危險,一定要積極想辦法躲避,切莫驚慌失措。
1、在野外遭遇龍卷風時,記住要快跑,但不要亂跑。應以最快的速度朝與龍卷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逃離。來不及逃離的,要迅速找一個低洼地趴下。正確的姿勢是:臉朝下,閉上嘴巴和眼睛,用雙手、雙臂保護住頭部。
2、遇到龍卷風時,一定要遠離大樹、電線桿、簡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壓或觸電。
3、在電線桿或房屋已倒塌的緊急情況下,要盡可能切斷電源,以防觸電或引起火災。
4、躲避龍卷風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簡易住房很不安全。注意:千萬不要待在樓頂上。
5、如果人在室內,要避開窗戶、門和房子的外墻,躲到與龍卷風方向相反的小房間內抱頭蹲下。同時,用厚實的床墊或毯子罩在身上,以防被掉落的東西砸傷。
四、臺風
我們平時常說的臺風,是一種熱帶氣旋。所謂熱帶氣旋,是指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急速旋轉的低壓渦旋,常伴有狂風、暴雨和風暴潮。
城市居民防范措施
1、氣象臺根據臺風可能產生的影響,在預報時采用“消息”、“警報”和“緊急警報”三種形式向社會發布;同時,按臺風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從輕到重向社會發布藍、黃、橙、紅四色臺風預警信號。公眾應密切關注媒體有關臺風的報道,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臺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3、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取下懸掛的東西;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4、將養在室外的動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內,特別是要將樓頂的雜物搬進來;室外易被吹動的東西要加固。
5、不要去臺風經過的地區旅游,更不要在臺風影響期間到海灘游泳或駕船出海。
6、住在低洼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
7、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8、有關部門要做好戶外廣告牌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臨時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園林部門要加固城區的行道樹。
9、遇到危險時,請撥打當地政府的防災電話求救。
沿海居民防范措施
1、臺風引發的風暴潮容易沖毀海塘、涵閘、碼頭、護岸等設施,甚至可能直接沖走附近的人。臺風來臨前,海涂養殖人員、病險水庫下游的人員、臨時工棚等危險地段的人員都應及時轉移。
2、沿海鄉鎮在臺風來臨前要加固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設施(如路燈等)、吊機、施工電梯、腳手架、電線桿、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千萬不要在以上地方躲風避雨。
3、臺風來臨時,千萬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橋上行走,不要在強風影響區域開車。
4、臺風帶來的暴雨容易引發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大家心里要有這根弦,發現危險征兆應及早轉移。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