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甘肅省分行結合自身經營特色和優勢,圍繞“五篇大文章”持續優化完善金融服務,以高質量發展服務經濟社會大局。
一是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圍繞全省強科技行動,建立專項活動、專屬產品、專門服務、專項政策“四專機制”,打造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專優工程”。聚焦科技企業發展規律、經營特點和創新堵點,制定《建行甘肅省分行科技金融業務推進實施方案》,構建科技企業全周期陪伴、全鏈條覆蓋、全集團協同、全維度支持、全生態賦能的科技金融“五全”服務體系。探索數字手段賦能,綜合運用“投資流”“技術流”“星光STAR”等專屬評價工具,科創專區、科創GPS、科創企業360度數據視圖等服務營銷工具,全面做好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梳理全省347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68家高新技術企業、461家專精特新企業名單,利用“善科貸”“科技易貸”“科技轉化貸”“科技研發貸”等專屬信貸產品支持轄內科技型企業信貸融資。截至一季度末,該行科技企業貸款全年累計發放67.79億元。
二是全面推進綠色金融。搶抓“雙碳”戰略機遇,圍繞全省“十四五”期間綠色發展規劃,以綠色金融為撬點,提份額、強機制、練隊伍,全面推動資產負債結構及自身運營的綠色低碳高效轉型,助力隴原高質量發展。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綠色信貸發展重點領域,圍繞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制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確定優質項目;對于重大項目,省、市、縣三級組建任務型團隊,聯合作戰、重點突破。建立綠色信貸項目庫、制度庫、產品庫、案例庫、問題庫、數據庫,制定區域差別化、特色化項目授信材料模板,為快速申報提供工具支持。將綠色金融指標納入KPI考核,逐步加大考核權重。建立“項目評估+合規受理+專家指導+預溝通”機制,確保綠色信貸項目從“入口”到“出口”全流程暢通。一季度末綠色貸款余額439.77億元,新增34.88億元。
三是深耕拓維普惠金融。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有“數據”。對內深挖小微企業和企業主結算、交易、資產等行內信息數據;對外加強與政府機構合作,拓展稅務、工商、司法、海關、電力等數據,加大與第三方商業數據主體(支付寶、銀聯)合作,不斷擴充商戶經營數據來源。通過數據交叉驗證,形成小微企業立體式全息畫像,使眾多小微企業由“依賴抵押”變為“數據增信”。自普惠金融戰略推進以來,已累計為全省小微企業投放貸款近千億元,其中信用貸款占比近90%。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慢”有“平臺”。依托小微快貸、個體工商戶經營快貸、“善”系列等線上產品及“惠懂你”一站式平臺,破解融資難題。一季度末普惠金融貸款余額200.12億元,新增37.33億元,普惠金融貸款客戶數4.2萬戶。破解小微企業融資“貴”有“服務”。及時讓利于小微企業客戶,“按需支用、隨借隨還、按日計息”的還款方式大大減少了貸款資金占用。對小微企業減免或優惠超30項服務收費項目,進一步節省了企業成本。
四是擴圍拓展養老金融。發揮客戶、產品、科技優勢,聯動GBC三端,著力構建“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一體化服務體系。做大養老金金融規模。搶抓個人養老金政策機遇,系統性構建養老客群服務體系,持續推進養老金賬戶營銷。一季度末試點地區(慶陽)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5.95萬戶。支持養老產業發展。聚焦大型省市國企、上市公司、優質小微企業、事業單位編外人員等重點客群,“一戶一策”拓展企業年金業務;制定《養老金融信貸業務營銷指引》,指導二級行結合市場和客戶實際提供針對性信貸支持和綜合金融服務。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不斷豐富適老產品和服務,在“裕農通”App上增加“老年模式”按鍵,為老年客戶提供“一語直達”“一鍵直達”人工服務快捷入口,提升人工服務優先級等,讓“銀發族”樂享貼心服務。
五是智慧賦能數字金融。強化數據質量管控,加大數據源頭治理,提升數據質量監測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以數據質量提升和數據安全管理夯實發展新基礎。深入推進“雙子星”協同發展,圍繞“流量協同、客群經營、權益場景、能力支持”常態化開展運營,促進金融非金融流量全覆蓋,實現流量變現和價值增長。強化金融科技供給,持續推進成熟數字化平臺的復制與推廣,擴大數字化平臺使用客群,提升數字化平臺的規模化效應。如,以鄉村振興為切口,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圍繞全省“牛羊菜果薯藥”等特色產業打造農業產業鏈平臺,先后建設了定西藍天馬鈴薯、酒泉敦煌種業等七大涉農平臺,構建了農業產業鏈、智慧農批農貿、基層智慧勞務三大類涉農平臺體系,運用“兩網(互聯網、物聯網)”,貫通“兩鏈(產業鏈、供應鏈)”,撮合“四端(政府、企業、農戶、銀行)”,初步探索構建了共融共贏的“產業+金融”數字生態。所建平臺得到地方黨政領導和監管部門的高度認可,在工信部第六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農業賽道等專業評比上獲得大獎,《人民日報》《金融時報》等主流媒體進行專題報道,社會口碑極大提高。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