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自從1993年國內出現第一臺變頻空調后,關于它的爭議和討論就一直沒有結束。多方關注的背后,是變頻空調在中國家庭的廣泛普及。2012年,國內變頻空調市場銷量占比突破50%;再到今年十一黃金周,銷量已超過75%。打開京東商城頁面,各大品牌都把“變頻”放在了性能選擇的第一位,其次才是“定頻”、“智能”或者“防PM2.5”。
在變頻空調的供給側方面,海爾、格力、美的三家基本瓜分了絕大部分市場,變頻空調的競爭上升到品牌之間的競爭。作為一種電器,變頻空調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
變頻空調真有那么好嗎?
中國的電壓是220V,頻率50HZ,在這種固定條件下工作的空調是“定頻”空調,即壓縮機的運轉速度是固定的。如果在定頻空調里面安裝一個變頻器,調節壓縮機的轉速,就成了“變頻”空調。
由于壓縮機是最耗電的,所以當其速度可調節時,就有了省電的空間。同樣,既然壓縮機的速度可以調,那么制冷制熱的效率也可以調,變頻空調就能保持預設的穩定溫度,不至于冷氣開太久變冷,剛開的那會兒又起不到降溫的效果。
舉個例子,在夏天使用空調時,變頻將有兩大好處:
1.制冷效果快。當室溫和預設溫度相差較大時,變頻空調一開機,即可以最大的功率工作,使室溫迅速下降到調定溫度。
2.節能省電。變頻可以提高空調的能效比(一般要比常規的空調節能20%~30%),接近預定的溫度后低頻運轉,節約能耗。
除此之外,變頻空調對環境溫度要求更低,其內部設計也大幅降低了空調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這些優點集中起來,變頻空調才得以在國內流行,逐步占領市場份額。
節能效果取決于使用時長
然而,變頻空調真的有那么省電嗎?大部分時間未必如此,變頻空調的節能效果需要很多限制條件,比如室內外溫度、房間大小、人體散熱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空調的使用時長。也就是說,如果使用時間不長,那么變頻就沒有任何節能的優勢。
有人經過測算,如果空調按照每年使用時間三個月、每月30天、每天運行8小時計算,定速5級的定頻空調總耗電量為1920度,而類似的變頻空調總耗電量為1510度,省電為410度左右,每臺每年節省電費只有一兩百多元。但是目前變頻空調的價格要比普通空調價格超出1000元。
也就是說,運行時間越短,變頻空調的節能效果就越差。而這又剛好與國內使用空調的習慣高度相同。在國外,長時間開空調是常態,空調不僅承擔著制冷、制熱的功能,還能有凈化空氣、輸送新風的作用。而國內用戶多因節省資源的理念和長期的使用習慣,對空調的使用時限有著較為嚴格的控制,節能的效果也就不明顯。
事實上,除了不一定很節能之外,變頻空調也有自身的缺陷。
相比定頻空調,變頻的內部結構更加復雜,零部件數量要將近多出3倍,并多加了一塊PCB板(印刷電路板)。而家電的結構越是復雜,零件越多,出故障的幾率就越大,需要維修的次數就越多,壽命也就越短。而在這些零部件中,最關鍵的壓縮機又恰恰是十分容易出毛病的,考慮到變頻的價格一般要比定頻貴1/3,它的經濟性還是有很大的疑問。
說到底,變頻較定頻,有較大的提升,但是從空調行業的發展來看,這似乎并不是終點。
從1993年到今天,23年過去了,變頻領域雖然分化出交流變頻和直流變頻兩大技術門類,但還是沒有出現革命性的技術進步,沒有產生技術和產品的迭代變更。
業界也普遍認為,變頻空調的核心技術仍舊掌握在國外,國內短時期內難有突破。不過,國內的探索也沒有停止腳步。前不久,海爾空調發布了一項“黑科技”,稱能革變頻空調的“命”,在節能30%的同時還能提升用戶體驗。但并未透露更多的技術細節。這一技術是否真的具有顛覆性,值得期待。
無論如何,筆者還是很期待中國空調廠商能在變頻技術革新上完成歷史性突破,早日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推出真正意義上既節能又舒適新一代空調來。
(責任編輯:鑫報)